2025年4月30日,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附小锦官驿校区的六年级师生。本次“党建联合”特色活动以“行走的思政课”为主题,通过沉浸式校园体验、跨学段课堂互动、成长经验分享等形式,搭建起小初衔接的育人桥梁。
文化浸润:解锁育才的精神密码
七中育才教育集团校长藏玲陪同附小师生开启校园文化之旅。水井坊校区初一学生志愿者周砚承、廖歆然、国家源、成文博,自愿组成“育才导览团”,带领学弟学妹们穿梭于卓尔书院的琅琅书声中,驻足墨池亭台的诗画长廊,感悟“卓尔不群 大器天下”的校训精神。在活动展板前,导览员详细解读“育才十大好习惯”养成体系,生动讲述科技创新社团的成长故事,让附小学子近距离感受七中育才的文化底蕴。


课堂联动:点燃跨学段思维火花
在语文课堂观摩环节,语文组骨干教师李佳蓓以《我为成都写首诗》为课题,带领两校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意象捕捉、意境营造等创作实践,完成了一场跨越学段的诗歌研学。


成长对话:解锁初中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如何平衡兴趣与学业?”“怎样快速适应初中节奏?”面对学弟学妹的困惑,初一学生志愿者潘钊涵、杨小溪、张吉弘、余思微等优秀学子化身成长导师,结合自身经历,分享时间管理秘籍、学科进阶策略。





两校学子互赠礼物,在墨香流转间传递代代相承的育才精神。这种浸润式的成长对话,既传递了实用经验,更播撒了互助友爱的种子。


精神传承:播种未来发展的生命基因
活动尾声,七中育才附属小学锦官驿校区程科书记提出“感谢育才,向育才学习”,并送给在场的学生“三颗种子”——志存高远,做“卓尔不群”的追光者;厚积薄发,做“大器天下”的耕耘者;感恩前行,做“青松精神”的传递者。有了这“三颗种子”,无论未来走进哪所中学,都会成为更好的自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七中育才教育集团藏玲校长深情寄语,希望大家秉承七中育才“卓尔不群 大器天下”的精神,带着在育才附小锦官驿校区打下的底色,成为一个目标清晰、志向高远的学生,过“有宽度、有厚度、有深度”初中的生活,成就生命的精彩。


这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不仅是空间位移的校园开放日,更是教育理念的深度对话。水井坊校区通过构建“参观-体验-实践-升华”的四维育人模式,让小初衔接不再停留于知识传递,而是转化为价值观念的浸润、思维方式的启迪和精神血脉的延续。这种跨越围墙的教育探索,正是七中育才教育集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