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可望,万物生晖。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七位骨干教师躬行践履,赴青白江区至佳中学、新津区五津中学、都江堰实验学校、蒲江寿安初级学校、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开启五校联动、城乡共研的教育新篇。通过课例观摩、主题研讨等多元形式,围绕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小初衔接教育生态构建等时代命题,展开如切如磋的深度对话。
青白江区至佳中学、新津区五津中学、都江堰实验学校作为网校远端学校,在沉浸式教研中解码育才课堂的优质基因。三校呈现的课例既彰显远端教师对教学改革的独到思考,更映射出育才教学理念如春风化雨般的深远影响。从课程重构到学习方式变革,从核心素养落实到精准教学实施,育才团队以“学术门诊”的方式为远端教育生态优化开出良方。

蒲江寿安初级学校的云教联盟实践令人耳目一新。阡陌纵横的田园教育基地里,蜂吟蝶舞间跃动着劳动教育的灵思——将二十四节气物候观测融入生物课程,让传统农事体验激活历史课堂,把田间数据采集注入数学思维,构筑起天地大课堂的育人新范式。在学科研讨中,育才教师聚焦“双新”背景下的课堂转型,既肯定寿安初中在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高阶思维训练方面的突破,更就小组合作机制优化、真实情境创设等痛点问题抽丝剥茧,共绘课改蓝图。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教研现场涌动着小初衔接的智慧激荡。该校构建的衔接课程体系、自主研发的过渡期校本教材、独创的跨学段联合教研机制,展现出基础教育链条有机衔接的川师样本。育才团队深度参与“小升初”专题研讨,汲取九年一贯制办学经验,为完善人才贯通培养机制打开新视窗。

这场教育对话,不仅搭建起优质教育资源流动的立交桥,更在思维碰撞中催生出教育共进的新模式。当育才的教育理念遇见基层教育的实践智慧,当兄弟学校的课改经验碰撞育才的教育思考,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正在教研相长中渐次舒展。这曲春日的教育交响,恰似源头活水清泉,必将润泽更多成长的原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