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高校

清华一本科生转学至双非院校,“逆向转学”为何受关注?

时间:2024-01-04 08:12:44  来源:红星新闻  作者:网站编辑

据报道,1月2日,北京市教委官网公示的8名高校大学生拟跨省转学的信息,引发关注。其中,1人为转入、7人为转出,涉及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多所高校。

这份跨省转学信息的关注点在于,大多是北京本地学校的学生向其他省份转学,且不乏从清华大学转入双非院校者。整体来看,转出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声誉好于转入学校的实力和声誉。这样的“逆向转学”打破了传统的就高不就低原则,自然成了舆论关注的热点。

对于这样的“逆向转学”,有的网友“想不通”当事学生的选择:“为了好专业转也就算了,从清华大学转出?”“从金融转到临床医学?”“为什么要往差的学校转?”当然,也不乏宽慰和鼓励的网友:“真读不下去,及时止损也是明智之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当代社会,流动性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通则。允许社会人员的自由流动,也应该理性看待在校大学生的跨省跨校“流动”。舆论对“逆向转学”的关注,或在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逆向转学”投射着公众对名校大学生的普遍期待。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城市的知名度比学校更吸引人们的眼球,北京高校的学生选择到其他省份的高校就读,难免给人一种“下嫁”的感觉。这样的地域期待和学校期待,投射的是公众对北京高校的认同感,看到有学生选择离京,随之产生了旁观者的心理落差效应。

“逆向转学”见证了学生享有跨校迁移学籍的权利。选择权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基本的自主权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心仪的城市和理想的学校,如何选择是他们个人的自由。现在的教育政策允许学生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申请学籍迁移,可以说充分尊重了“逆向转学”学生的选择权。

“逆向转学”表明求学路上没有一劳永逸的通行证。“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的这句名言同样适合解释“逆向转学”者。什么样的学校适合自己,只有学生自己最清楚。宁愿放下就高不就低的原则选择“逆向转学”,说明原就读学校在某些方面并不适合他们,也间接证明大学录取通知书并非一劳永逸的通行证。书必须得自己读,不论选择哪所学校,都得自己下功夫才行。

在公示期结束后,待到春暖花开时节,变更了求学地点的这些“逆向转学”学生,将面临一个新的适应期。希望调整过后,他们能更明白选择的意义所在,也希望学校能多给这些“逆向转学”学生一些关注,更快地让他们走向学习、生活的正轨。

浏览量:  责任编辑:陈阳  
点赞
首页
首页
推荐资讯
警方通报女大学生街头摆摊遭3名壮汉威胁
警方通报女大学生街头
警方通报高校干部酒后家暴将妻子打死
警方通报高校干部酒后
交四万元就能保送清华?谨防被骗!
交四万元就能保送清华
山科大休学学生行凶案凶手被判死刑
山科大休学学生行凶案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简介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5019259号-6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25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85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19〕5499-446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029
川广审批准字[2019]13号
四川非凡魅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常年法律顾问:四川凡高律师事务所 林小明 13608177936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