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学

母亲给高三女儿买聪明药致成瘾吸毒

时间:2025-07-11 14:24:24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网站编辑

进入高三后,优等生杨宏第一次为学业感到忧愁。她就读于北方某省一所市级重点中学,在高一和高二阶段,她常年稳居班级前五,然而步入高三,成绩下滑至十名开外。为了让女儿提高成绩,杨宏的母亲在没有咨询医生的情况下,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了一款“聪明药”。她听说,很多学生服用这种药后,学习效率大增,考试成绩显著提高。

杨宏吃药后的效果“立竿见影”,她觉得自己上课时更能集中注意力,并习惯了这种“被按下加速键”的感觉,自行把药量加大。高考结束后,她在母亲的陪同下走进北京高新医院药物成瘾科。她向主任医师徐杰坦白了从最初吃“聪明药”到逐渐依赖摇头丸的过程。

母亲没有继续给她购买“聪明药”后,她便自己在网络上寻找药源。快递到手时,她注意到药片与母亲提供的白色药丸颜色不同,卖家解释说,这是“不同厂家生产”的差异。三天后,药吃完了,杨宏再次联系卖家购药并逐渐加大剂量,从每天一片增至两三片。与此同时,杨宏开始严重失眠、脱发,甚至出现被害妄想,她坚信身边的同学在背后议论她、嘲笑她,走在路上时常感觉有人跟踪她,必须让母亲来接自己放学才敢离校。直到一次突发性身体不适,她被送医检查,徐杰才发现她服用的“聪明药”中不仅含有哌甲酯成分,还有苯丙胺类物质,俗称“摇头丸”,具有高度成瘾性。杨宏坦白,她离不开“聪明药”。

徐杰从2017年起开始接诊“聪明药”滥用者,年龄最小的患者仅15岁。他告诉媒体,“聪明药”是统称,主要包括专注达(主要成分为哌甲酯)、阿德拉(主要成分为右苯丙胺)和莫达非尼这三类精神药品。在临床上,包括哌甲酯在内的药物,被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儿童多动症),通过提高神经元间隙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让服药者增强注意力,减轻疲劳感,并改善多动和冲动行为。这些所谓“聪明药”,全部属于国家严管的精神药品。然而,媒体了解到,为了提高考试成绩、工作效率,近年来,“聪明药”正在被部分非ADHD患者人群私下购买并服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浏览量:1975  责任编辑:范雨洁  
1
点赞
首页
首页
推荐资讯
母亲给高三女儿买聪明药致成瘾吸毒
母亲给高三女儿买聪明
高考录取通知书物流信息能查了
高考录取通知书物流信
警方通报“13岁初一女生遭多人殴打”
警方通报“13岁初一女
九江教育局致歉
九江教育局致歉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简介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5019259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25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85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19〕5499-446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029
川广审批准字[2019]13号
四川非凡魅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常年法律顾问:四川凡高律师事务所 林小明 13608177936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