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学

课堂展风采 泡桐树小学境界校区语文常态研究课精彩纷呈

时间:2021-04-22 14:30:44  来源:泡桐树小学境界校区  作者:赖波

  “水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四月的校园,春和景明,暖意融融。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夯实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促进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泡桐树小学境界校区异彩纷呈的语文常态研究课继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二年级的语文课堂采用了同课异构的主题研讨形式,《雷雨》课堂竞芳菲。

  课堂伊始,一则雷雨交加的短视频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学习热情,卢凤英老师顺势引导,课堂上便响起了师生共读的朗朗书声。接着,卢老师深入浅出地指导,带着孩子们走进文本去解读风雨飘摇中小蜘蛛的心情,贴近生活去感悟“垂”字的精炼。

  胡学敏老师的语文课堂是教学艺术的提炼。教学设计巧妙,环节紧凑,看似费解的字词妙用于寥寥几语的点拨中,就迎刃而解。尤为亮眼的是,胡老师重视与学生的情感链接,重点字“压”的体悟让师生互动产生了新的火花。

  邓小蓉老师由浅入深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亲近文字,有梯度地进行了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同时注重随文识字与阅读方法的指导。

  杨竹芸老师注重生生互动,采用小游戏、小奖励等多种形式调动孩子们的主动性:前后位合作共读、同桌间检查书写,真正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探讨,在探讨中共进。同时,杨老师巧借“蜘蛛爬走”与课文“蜘蛛坠网”,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感知蜘蛛面对乌云压顶、山雨欲来时慌忙逃窜的情态。

  何智丽老师合理分配教学内容量度,巧妙抓住“雷雨前”景物的变化,让学生通过对乌云、蜘蛛、叶子、蝉等代表性景物的解读,走进了雷雨将来时沉闷、压抑的情境。同时,何老师践行学生“最近发展区”理论,用课文的“已知”去撬动课外的“未知”,让学生由“一动不动”收获了“一 不 ”式词语。

  何洪丽老师借偏旁识字、字理识字的方式,鼓励孩子们用多样化的方法去识记生字,感悟汉字文化的精妙所在。同时,巧借麦穗低垂、苹果坠落、黄叶飘飞等生活实例去品读课文“垂”字的妙用。

  低段语文教学中,兼具语文工具性的同时注重人文性的点滴浸润;语文基础学科的教学设计要注意环节方面的逻辑性和思维方式的启发性;摒弃语文教学的功利性,重视学生本位的理念实践,让语文课堂成为有温度的课堂,让教育教学成为师生情与心的桥梁……同课而异构,异构而同旨。

  四年级组则选择了一整个单元,以诗歌教学为主线,7个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带领孩子们轻叩诗歌大门。

  梅量老师教学《短诗三首》一课时,以学生为主体,从单元主题入手,引导学生们初步感受现代诗歌,在朗读中体会诗歌形式及诗歌传递的感受。

  樊丽颖老师教学《短诗三首》二课时,在初步感受诗歌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领会诗歌情感。

  苏媛老师执教本单元第二课《绿》,在前一课,学生已对诗歌有了一定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魅力。

  廖艳玲老师教学《白桦》,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文本表达对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难度。廖老师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走进诗歌,以读促教。将文本中最诗意的表达提出来,带着孩子们感受诗歌语言的独特性。

  常晓萍老师教学《在天晴了的时候》,是本单元的第四首诗,也是本单元的略读课文。此时的孩子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诗歌的方法。于是,常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本篇诗歌教学中,教师更多是去引导,使孩子们更快更深地融入诗歌,享受诗歌的魅力。

  同样教学《在天晴了的时候》,周芳羽老师教学精耕细作,给予学生感知的平台,从作者戴望舒入手,让孩子了解诗人爱上读诗。

  在四篇主题课文教学的基础上,罗媛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了综合性实践活动——《轻叩诗歌大门》,对本单元所学进行整理与运用。教师以诗歌的语言特色与情感表达为线索,带领孩子们三叩诗歌的大门,第一次打开诵读之门,在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与情感;第二次打开理解摘抄之门,在分享自己的摘抄中感悟诗歌的节奏与情感,并提出摘录诗集的方法与要求;第三次打开自创之门,让孩子们在写作中体验节奏的运用与情感的表达。

  评课环节中,老师们就研讨主题,选课初衷,上课准备等方面作了阐述,丁校长、杨主任对老师们的课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期望。

  常态课研究,给师生们提供了互相交流、探讨、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相信这样异彩纷呈的课堂,定会筑起境界语文的馥郁花园。

浏览量:  责任编辑:祝佳  
点赞
首页
首页
推荐资讯
常州一小学启用作业九点熔断机制
常州一小学启用作业九
有担当!小朋友刮蹭车辆后留下纸条道歉
有担当!小朋友刮蹭车辆
9岁娃自制多肉自动浇水装置
9岁娃自制多肉自动浇
边境民警帮扶困难学生获赠锦旗
边境民警帮扶困难学生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简介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5019259号-6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25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85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19〕5499-446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029
川广审批准字[2019]13号
四川非凡魅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常年法律顾问:四川凡高律师事务所 林小明 13608177936


[向上]